当前位置:首页->旗情->文化

2025年

03月19日

11:00

来源:

文化和旅游局

【字体:

乌审文化

  乌审旗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革命传统光荣,是10万年至5万年前河套人的繁衍生息地。萨拉乌苏遗址位于无定河镇三岔河至嘀哨沟湾,由包括范家沟湾、杨四沟湾、米浪沟湾等在内的8个地点组成,全长34000米。该遗址于1922年被首次发现。采集到一枚牙齿,步达生定名为“鄂尔多斯牙齿”20世纪40年代裴文中将其译作“河套人”。“河套人”及其文化便以此命名。 “河套人”及“萨拉乌苏动物群”在研究人类的进化,发现史及古生物、古地理、古气候的发现,变化史领域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与古人类化石、石器同一地层出土的,还有大量的更新世晚期的哺乳动物化石及鸟类化石等,种类至少有45种。由于其门类齐全,并且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征,因此被命名为“萨拉乌苏动物群”。

  乌审旗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红色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是中共北方充满红色传奇的草原,是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自治区最早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是陕甘宁革命片区最北的保护区,拥有伊克昭盟党建和革命史上创立的“十个第一”红色文化资源(第一批共产党员、第一个党小组、第一个党支部、第一个旗县级党工委、第一个乡级苏维埃政府、第一支起义革命的蒙古民族武装、第一个党领导的民族轻工业生产厂、第一所蒙汉小学、第一个和平起义后的旗级人民自治政权),拥有以纳林河党小组、独贵龙运动旧址、中共乌审旗委办公旧址、奇国贤故居等46处革命遗址。

  全旗现建成国家县级一级文化馆、图书馆,基层文化阵地79个,特色文化户163户;现有9大类80项非遗资源,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项,自治区级22项,市级55项,旗级80项,非遗线索310多条;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5处,认定的革命遗址遗迹16个。建成A级旅游景区7家(4A:萨拉乌苏旅游区、乌审走马文化旅游度假区,3A:甘霖乌素旅游区、巴图湾红色文化小镇、博源生态旅游区、乌审召庙旅游区,2A:陶尔庙旅游区),星级旅游饭店3家(四星:勇泰郎景酒店,三星:维佳特尚品酒店、中天丽府酒店),银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3家(勇泰郎景酒店、维佳特尚品酒店、东方明珠国际酒店),自治区丙级民宿1家(湾里时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家(无定河镇巴图湾村),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1家(图克镇黄陶勒盖嘎查),乡村旅游接待户120家(自治区级五星7家),旅行社5家。乌审非遗大院入选自治区非遗特色街区,乌审走马文化旅游度假区成功入选自治区非遗旅游体验基地,“乌审走马文化之乡”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先进集体;乌兰牧骑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全国文化旅游系统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