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旗情->文化

2024年

03月13日

13:50

来源:

【字体:

文化

  乌审旗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革命传统光荣,是14万年至7万年前河套人的繁衍生息地。萨拉乌苏遗址位于无定河镇三岔河至嘀哨沟湾,由包括范家沟湾、杨四沟湾、米浪沟湾等在内的8个地点组成,全长34000米。该遗址于1922年被首次发现。采集到一枚牙齿,步达生定名为“鄂尔多斯牙齿”20世纪40年代裴文中将其译作“河套人”。“河套人”及其文化便以此命名。 “河套人”及“萨拉乌苏动物群”在研究人类的进化,发现史及古生物、古地理、古气候的发现,变化史领域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与古人类化石、石器同一地层出土的,还有大量的更新世晚期的哺乳动物化石及鸟类化石等,种类至少有45种。由于其门类齐全,并且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征,因此被命名为“萨拉乌苏动物群”。

  乌审旗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红色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是中共北方充满红色传奇的草原,是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自治区最早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是陕甘宁革命片区最北的保护区,拥有伊克昭盟党建和革命史上创立的“十个第一”红色文化资源(第一批共产党员、第一个党小组、第一个党支部、第一个旗县级党工委、第一个乡级苏维埃政府、第一支起义革命的蒙古民族武装、第一个党领导的民族轻工业生产厂、第一所蒙汉小学、第一个和平起义后的旗级人民自治政权),拥有以纳林河党小组、独贵龙运动旧址、中共乌审旗委办公旧址、奇国贤故居等45处革命遗址,零散烈士墓地34座;重点纪念馆5个、红色文化场馆6个、红色资源点位14个,6个苏木镇均建立各类革命历史教育场馆,27个嘎查、34个村文化室均有革命历史展览室或展板,展示本地革命历史及革命人物介绍。

  全旗已建成国家县级一级公共文化馆、图书馆,建成基层文化阵地79个,特色文化户163户,建成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基层站点462个,流动图书服务点49处、草原书屋57家、万村书屋5家;成功打造城区“十五分钟文化圈”、农村“两公里文化圈”和牧区“十公里文化圈”,形成了以旗级文化部门为核心、苏木镇综合文化站为基础、嘎查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点、文化户为补充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旗现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2处,革命遗址遗迹点45个,特色基层展览馆26个,结合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全旗有9大类80项非遗资源,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项,自治区级21项,市级56项,旗级80项,非遗线索共计310多条;建成对外开放的各类景区(点)40余处,其中A级旅游景区5家,星级旅游饭店3家,银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2家,旅行社3家,旅行社服务网点1家,农牧(渔)家乐120家,其中星级农牧家乐66家,旅游厕所145个。2023年,全旗接待游客17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亿元,分别增长48%和47%。

  旗文化馆荣获“国家县级一级馆”“自治区十佳文化馆”“全区服务农牧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旗乌兰牧骑荣获“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全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优秀团队”,1人荣获“全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服务标兵”;“乌审旗走马文化之乡”获评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上一篇:乌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