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至20日,由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主办,乌审旗苏力德文化保护传承研究协会、乌审旗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乌审旗民族宗教事务局承办的乌审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察干苏力德祭学术研讨会在我旗召开。来自区内外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们参加了研讨会,我旗领导吉日嘎拉图、冯志明、阿拉腾图雅出席会议,我旗苏力德文化保护传承研究协会、文化、宗教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上,专家们发表了《成吉思汗遗产九游白纛及其继承》《林丹汗西迁“汤古特国”考》《乌审旗苏力德文化保护传承概述》《长城东部边缘地带木华黎后》等21篇各自精心准备的精彩论文。
研讨会结束后,全体参会人员一行实地考察了察干苏力德明安烛蜡(冬季)祭祀、毛布拉格察干苏力德祭祀、金肯巴特尔苏力德。专家们纷纷表示,察干苏力德祭祀在乌审旗保留和传承得最为完整。实地考察结束后,举行颁奖仪式,对发表的21篇论文进行表彰,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优秀奖16名,并给专家们赠送了精美的书籍作为纪念。
据悉,2006年,乌审旗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苏力德文化之乡”。苏力德成为乌审人民一笔丰厚的文化资源和巨大的文化财富。它标志着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也体现了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察干苏力德祭是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民俗。近年来,察干苏力德祭在各级专家、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巩固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本次活动,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全域旅游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优秀历史文化,深入探讨成吉思汗所建察干苏力德及与其相关的历史文化,为《察干苏力德祭》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龙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