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审旗审计局2016年—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2016年以来,乌审旗审计局始终聚焦党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突出问题导向和发展导向,紧紧围绕“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和“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总要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重大民生工程,坚持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坚持分类指导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坚定不移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旗委各项决策部署,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为重点,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发挥部门优势,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落实帮扶举措,做到了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指导到位,完成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脱贫攻坚工作目标,密切了干群关系,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现将五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巴音敖包嘎查位于镇政府所在地,总面积360平方千米(54万亩),其中林地面积7.0748万亩,草场面积27.9781万亩,耕地面积1.7109万亩。下辖6个农牧业社,总人口455户、1203人,常住户324户、972人,贫困户:8户16人(已全部脱贫),党员55人,嘎查“两委”成员6人,平均年龄44岁,交叉任职4人,女成员1人。支书主任“一肩挑”。监督委员会3人组成,监督委员会主任由支部委员担任。嘎查产业以畜牧业为主,牲畜年存栏5万头只,20000多头猪、2030头牛、24457只绵羊、340只山羊。年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左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600元。
二、工作成效
脱贫攻坚战以来,我局认真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脱贫攻坚基本方略,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选派驻村队员,瞄准巴音敖包嘎查贫困人口精准施策,针对贫困户致贫原因,因户精准落实产业、住房、医疗、教育、就业、金融等扶持措施,切实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贫困人口收入大幅增加,贫困户均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一高于”,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预期成效。
(一)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积极创新工作方法,以“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精准”为重点,采取“输血济困”与“造血帮扶”相结合的方式,专注精准施策,确保各项扶贫政策靶向发力,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累计完成脱贫任务8户16人,同时,对相对低收入困难户进行了帮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5%降至2020年的0%,绝对贫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16年以来我局及协调各行业部门为贫困户共投入资金108.6万元。产业扶贫方面。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2000元增加到2020年的27500元,年均增长51%。教育方面。资助贫困学生及困难户学生约45名,累计资助13万余元。开展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扶志扶智、养殖实用技术、网络实用技术培训20余期。为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养老医疗方面。嘎查集体经济每年为全部农牧民缴纳养老保险,投入资金约21万元。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范围,贫困慢病患者签约服务实现应签尽签。住房保障方面。2016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户均进行安全等级鉴定和评定,做到了全覆盖无遗漏。建立完善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制度,协调行业部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及修建彩钢顶共6户,投入资金18万余元,解决了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脱贫户住房全部达到安全标准。安全饮水方面。全面实施农村牧区安全饮水提升工程,投入资金13.2万元,为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饮水管道入户、打井等工程。
(二)高标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脱贫攻坚战期间全旗不断加强农村牧区基础建设,努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牧区公共服务能力。电力建设方面,驻村工作队与帮扶责任人通过实地考察与贫困户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协调行业部门为1户架高压电、1户拉动力电,2户购买风光互补发电,共投入资金30万元。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完成农村牧区户改厕193户,硬化修建嘎查路段约40公里,驻村工作队组织局帮扶责任人带领嘎查农牧民清理公路卫生每年不低于2次,使巴音敖包环境更加干净整洁,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三)高效益发展嘎查集体经济。在稳定办公楼出租收益的基础上,2016年以来投入扶贫资金100万余元,组建农机服务队,每年为贫困户及低收入户免费提供春耕秋收服务,折合帮扶资金8万余元,大力推广“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合作帮扶模式。对已经建立起来的嘎查集体经济我局出谋划策协助其做好经营管理、收益分配等环节工作,着重从产业带动、贫困户利益联结等方面巩固脱贫成效,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助推实施到户产业扶贫项目,所有有劳动力建档立卡贫困户均落实到户产业项目,帮助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85%以上的脱贫户进行了产业巩固扶持,有效增加贫困户收入。
(四)高效能提升治理能力。1.高标准配备帮扶干部。认真做好帮扶责任人选派工作,将工作能力强、沟通能力强的干部派驻嘎查,明确了局具体分管领导,对接嘎查村帮扶工作,确定了全局科级以上党员干部一帮一的选派原则,在职的科级干部每人帮扶一个贫困户,确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并建立了结对帮扶台账,组织驻村干部去外地学习考察,深入学习政策,增强工作能力,激活工作思维,为结对帮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2.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局主要负责人每年到嘎查开展一次调研座谈会,每季度组织党员干部赴嘎查做一次政策宣讲,帮扶责任人每月至少一次入户或电话走访贫困户。3.嘎查村集体经济建设迈上新台阶。大力实施嘎查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扎实做好乡村振兴衔接工作。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过渡转型这一阶段任务,按照旗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将脱贫后待完成的任务、工程、项目等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推动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化,形成城乡融合、产业多元的农牧区发展体系。
二是深化帮扶力度。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四个不摘”要求,我局将继续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将已脱贫的户子在小康的路上再送一程。着重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建立健全脱贫攻坚长效机制,拓宽帮扶途径,增强帮扶实效,巩固帮扶成果,以促进贫困户持续增收为重点,继续做好“单位包嘎查,干部包户”工作,进一步健全长效帮扶机制。
三是强化产业扶持工作。围绕嘎查村产业项目,完善、调整巩固配套服务机制,壮大牛羊猪养殖及饲草种植主导产业,在供销一体化上下功夫。继续开拓新的村集体产业项目,进一步提高嘎查村集体经济保障和带动能力,不断健全农牧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
四是进一步发挥党支部共建效能。局党支部与嘎查党支部共同围绕乡村振兴开展调查研讨,明确发展的战略思路,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抓推进,争取办成事,办好事。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群众中。党员活动日局主要领导以讲党课、召开党员大会等形式强化阵地建设,让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让党员发挥带头模范作用,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五是强化政策法规,宣传宣讲。组织志愿者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加大乡村振兴政策学习宣传力度,扩大政策影响范围,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七是做好“三务公开”、档案整理工作。扎实做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档案整理工作,督促驻村工作队指导嘎查村规范整理所有档案,确保各项清单、台账、项目库、资料库、数据资料清晰完整,公开及时。民主监管、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得到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