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乌审旗委编办紧紧围绕“事项简、流程优、材料减、时间压、次数少、平台建”的要求,在事业单位登记工作中推行清理、简化、限时等服务举措,积极探索网上办理模式,努力实现“零跑腿”服务。前三季度累计办理事业单位登记业务175项,其中设立登记13家,变更61家,注销6家,年度报告95家。
一是清理证明事项。精简优化各类证明材料,对事业单位需要提交的经费来源证明、开办资金证明和房产使用证明等原有前置证明事项进行清理,创新以“承诺制”替代“证明制”,为事业单位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便捷服务,最大限度提高审批效率。
二是优化办事流程。制定申报材料、办理流程等全事项服务指南,全面整合受理、审查、核准环节,编制事业单位法人设立登记(备案)、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备案)3张流程图,方便事业单位“一看就懂”“一报即准”。
三是压缩申报材料。进一步合理精简优化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事项申请材料,通过编制部门内部获取、部门信息共享核实等途径,减少本级编委批复文件复印件、加盖公章等环节,压缩精简申报材料。
四是开通“零跑”渠道。压缩办理时限,对网上申请材料齐全、内容规范的单位,落实业务办理“零等待”服务。所有“承诺件”向“即办件”转变,确保服务对象网上审批、以纸换证一次性办结,实现“信息多跑路、人员少跑腿”。因特殊情况操作有困难的,开辟“绿色通道”,可由工作人员协助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