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开->部门动态

2023年

01月13日

17:22

来源:

教育体育局

【字体:

坚守教育初心 潜心立德树人

  2022年,乌审旗教育体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健全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努力为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学生培土奠基,促进全面发展。

  注重思想引领 

  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进教材进头脑,国家课程应进必进,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规范、特色开设。以《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主渠道,深入挖掘、梳理语文、历史、音乐等各学科中的思政教育因素,以全员、全科育人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各学科课堂教学中。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班团队课、校本课程等统筹安排课时,切实发挥好《读本》铸魂育人作用,加强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涵养家国情怀,思政教育的成效不断提升。     

  促进民族团结 

  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联合有关单位开展了全旗教体系统“民族政策宣传月”“喜迎党的二十大 强国复兴有我——三下乡”“同心圆”宣讲等活动,通过主题党日、传统节日、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升旗仪式、入队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和网络、微信平台、钉钉、校园广播、社会实践、条幅标语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讲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将“爱我中华”的种子深深扎根青少年心中,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主题,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突出德育实效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能力,一体化推动德育工作建设。把握中小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注重教育引导、文化熏陶,利用学校、社区和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场所,整合共青团、少先队活动内容,融合爱国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日,开展“新时代好少年”“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学雷锋志愿服务、“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教育活动,拓展红色研学旅行实践活动,举办富有仪式感的升旗仪式、校际互动、主题队日活动,通过让全旗1.8万名青少年当主角,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2022年,200名中小学生荣获2021—2022学年度市、旗级三好标兵、校园之星荣誉,12名青少年被评为全旗新时代好少年。 

  优化育人环境 

  将文明城市创建、文明校园创建和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城市创建等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融合,印发《关于开展全旗文明校园评选和复查认定工作的通知》,联合宣传部、文明办等部门,深入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校园文化环境领域检查5次,下发整改通知书30余份,整改问题34条,切实规范校园文化内容,成功创建市级文明校园5所,旗级文明校园9所,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夯实德育队伍 

  遴选第二批中学班主任工作室成员13人,小学班主任工作室成员19人,开展工作室研修活动各4期,组织全体班主任及德育干部开展各类培训7次,组织全体思政教师及教研员参加线上线下培训15次。举办思政作品视频大赛、班主任基本功比赛及德育能手评选、优秀班集体评选,切实提升全旗德育队伍专业化水平,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凝聚家校合力 

  坚持“一生一案”建立家访台账,开展精准指导,各中小学、幼儿园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家访活动1500余次。组织全体家长参与“家庭教育大讲堂”线上家长教育培训32期,定期宣传党的教育方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引导家长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正确行动教育引导孩子,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抓实文明创建 

  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与学校党的建设、德育工作融为一体,积极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童心向党”“喜迎党的二十大”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通过“N+424文明你我他”小手拉大手系列主题活动,强化“学生引导家长、带动社区、影响社会”的良性互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