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审旗司法局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紧盯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中涉及营商环境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提升行政执法及监管、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质效,持续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
一、坚持制度引领 凝聚法治力量
制定印发《乌审旗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实施的工作方案》《乌审旗诚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谋实、谋深、谋细法治护企“作战图”。2024年以来,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做好专项护企监督,印发《乌审旗人民检察院、乌审旗司法局关于在全旗开展涉企行政执法专项监督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形成护企合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化工作,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探索监督机制 提升执法质效
一是全面推进法律制度落地见效。全面推行“首违不罚、轻微不罚”等行政处罚法律制度,指导各行政执法部门准确把握行政裁量基准的工作范围,规范处罚裁量权形式,施行柔性执法,促进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助推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提升;指导各行政执法机关完善行政执法监管模式,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加宽松的制度环境,防止重复检查、“随意检查”、“任性检查”、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2024年以来,共梳理公示重点监管清单758项,梳理28个部门“免罚”和“轻罚”清单。
二是探索多部门多领域联合监督。聚焦市场监管、卫生健康、道路交通、自然资源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推行“司法行政+多部门多领域”的联动监督模式,建立问题台账,实时跟踪监督。
三是深化重点领域执法监督检查。常态化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建立健全质量、质效并重的执法办案考评体系,促进行政执法机关及执法人员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监督工作质效。2024年以来,对全旗6个苏木镇及13个执法部门的各类执法案卷进行了评查,共抽取97卷。
三、整合法律资源 优化法律服务
通过梳理企业专业化、多样化、个性化法律需求,建立法律服务队伍、创新法律服务方式、组织专题法治宣讲、开展“法治体检”活动、化解企业矛盾纠纷、促进企业合规管理等工作举措,为企业“把脉问诊”、开出“法律良方”,帮助企业提高依法经营管理和防范化解法律风险的能力,以高水平法律服务全力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以来,共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5场次,解答法律咨询100余人次。
四、加强诚信建设 护航企业成长
严格遵循“法制统一、全面审查、有错必纠、权责一致”的原则,严守设定权限,严禁以规范性文件形式设定罚款事项,从源头上防止违法文件出台。同时,加快罚款事项梳理清理工作,特别对违法设定的罚款事项、超越权限设定的罚款事项、不符合裁量基准做出的细化罚款事项全面梳理清理并细化权责清单,从源头上杜绝“乱罚款”,保障企业和群众合法权益。2024年以来,不断强化政务“诚实守信、履约践诺”观念,开展政府失信行为大排查、大起底工作,紧紧围绕政府面向市场主体出台的招商引资、政府采购、债务清偿、公共资源交易、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对照“五个方面”重点问题进行全面清查,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全面提升诚信体系建设,树立诚信政务形象,将持续为诚信体系建设凝聚更大合力、提供强大助力,助推绿色乌审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