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精神,乌审旗致力抓改革、优服务、促发展,将深化改革融入数字化转型、政务服务提升各项中,不断谱写闯新路、走在前,建设核心区、冲刺百强县乌审旗政务服务新篇章,多项改革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开展政务服务效能化改革,精准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举措
一是全力打造“高效办成一件事”强劲引擎。以标准化、规范化、便捷化建设为主线,组建专业服务团队23人,建立审批部门联动协同机制,优化业务集成办理流程,推动企业信息变更、开办运输企业等13件国办“一件事”落地实施;在全市创新推出企业“1+N”证照注销联办、人才创新创业一件事,目前累计推出164项“一件事”套餐服务,平均精简申请材料43.3%,压缩办理时限79.25%。
二是全面推行“综合一窗受理”工作模式。以减流程、减环节、减时效为目标,全面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统一全旗1814项政务服务办理标准,其中涉及40个部门1345项事项纳入综合一窗受理,综窗受理占比达78%以上;同时在全区范围率先实现水电气暖便民服务一窗式办理,改变以往水电气暖报装跑几个部门、几个窗口的现象,群众办事效率持续提升。
三是全程优化“互联网+政务”线上服务。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工作导向,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改革,创新线上政务服务方式,在全市率先开发乌审政务百事通“小程序”,上线云地图、云填单、云坐席、云帮办系列“云服务”,为群众提供在线填表、远程指导、帮办代办等服务,助力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今年产生线上帮办代办办件919件。
二、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持续擦亮“优乌止境”营商环境品牌
一是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升级设立企业“一站式”服务中心,围绕民营、中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实行企业设立登记、投资项目备案等11个部门93项事项、“一站式”受理、“串联式”审批、“精准式”帮办,同时提供政策、法律、金融、人才等124项优质衍生服务。今年“一站式”服务中心产生办件量2300余件。
二是全面提升大厅便民服务水平。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创新周末延时服务、帮办代办服务、网络“云直播”服务、终端自助办理等方式,提供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的便民服务套餐,进一步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三是创新便民热线未诉先办改革。创新党建引领、组织专班、决策会商、工作图表、标准模板、源头治理、监督联动工作法,实行首接负责制、ABC分级办理制、红绿黄通报制,开展热线先行官行动,从“被动治理”转变为“主动服务”。截至目前,我旗累计受理工单9990件,响应率、解决率均为100%,满意率达99.87%。
三、加速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深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目标任务
一是持续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以国家机构改革为契机,制定出台《乌审旗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持续夯实平台建设,整合非涉密专线85条,全旗应用平台上云56台,1150台终端设备被纳入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监管;全面推进数据应用,强化全旗人口库、法人库、房屋地址库、空间地理库建设,全旗公共信息平台累计接入旗直部门44个,资源目录672个,资源指标总数9773个,总数据超过1.3亿条。
二是提升基层治理数字化水平。以数字赋能为抓手,持续深化“根数据库”建设,依托基层“根数据库”和自治区基层“一表通”系统,统一填报渠道、统一报表清单、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数据回流,实现“基层数据资源综合采集、一表通用、多方共享”目标,最大限度为基层干部减负,为基层治理赋能。截至目前汇聚人口、房屋等信息26.6万余条,使用“根数据库”应用模块登记巡查走访等活动1.35万次。
三是强化智慧便捷服务能力。以企业和群众办事的视角,不断提升政务服务网上办事便捷能力,依托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1584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1516项事项掌上可办,网办、掌办占比分别达86%、82%;推动企业群众常用证照基本实现电子化,通过数据共享、在线核验等方式,39个部门1200项事项实现电子证照免于提交,实现办事服务易办、好办。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乌审旗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推动政数改革工作任务落实到位、进行到底,持续打响暖城政数品牌,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全旗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