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开->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

04月11日

15:42

来源:

【字体:

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0119在乌审旗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乌审旗代旗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我们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认贯彻市委、市政府和旗委的重大决策,全面落实旗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共克时艰,迎难而上,推进生态文明,构筑生态型产业体系,抓投资、保增长、惠民生,全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呈现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活力增强、和谐稳定的局面

  ——综合经济逆势扩张实现新的跨越。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135亿元,同比增长27.4%;财政收入完成15.2亿元,同比增长21.6%;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00亿元,同比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8431元和7945元,增加2045元和704元;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削减任务全部完成,万元GDP能耗控制在1.87吨标准煤以内;在第九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由2008年的中国西部百强第35位上升至第33位,荣膺“中国绿色名县”和“全国生态小康示范县”称号。

  ——工业项目引进实施取得重大突破。世林西山煤制甲醇等4个续建项目进展顺利,远兴江山甲基甲酰胺具备试车条件,天然气产业延伸迈出实质性步伐;鄂尔多斯集团清洁能源等9个项目开工建设;中煤大化肥等11个项目签约落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37亿元。积极争取下调天然气供气价格,认落实多边交易电价,重点企业企稳回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6户达到27户,实现增加值92.5亿元。各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23亿元,苏里格开发区建成污水处理厂、七纵八横市政道路,乌审召化工项目区实施了消防站、排污管网建设等项目,纳林河化工项目区启动了道路、绿化、供水等工程,图克工业项目区完成“十”字框架主干道及其地下管网建设。争取到扩大内需项目35个,总投资近5亿元,融资13.7亿元。

  ——农牧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建成现代农业生产基地1万亩、设施农业500亩,启动建设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284户;引进培育宏腾、北州等肉牛规模养殖企业5家,建成肉牛繁育中心和国内一流的细毛羊种羊场;皇香公司期工程主体完工,具备繁育1万口种猪、出栏10万口生猪的能力;19种农畜产品通过有机食品或无公害产品认证,45万亩农田被认定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我旗成为自治区首家无公害绿色食品标识推广与监管示范县,在全区率先实现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整旗推进。

  ——嘎鲁图镇城市核心区框架进一步拉大在城市总规获批基础上,编制完成嘎鲁图镇生态文化城建设规划、城市控制性详规、西部拓展区控制性详规和苏木镇新一轮总规。新修市政道路11条,增加道路107万平方米,城市核心区扩大到30平方公里。新增绿地288万平方米,延伸外围生态屏障带435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5平方米。后勤服务中心建成投用。硬化改造嘎鲁图镇居民区巷道18万平方米。铺设供水、供热、排污等配套管网130多公里,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建成运行,与热电联产、设施农业形成功能互补、循环利用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综合配套区。全年城市建设完成投资25亿元。

  ——现代服务业支撑条件明显改善。嘎鲁图现代综合物流园区开工,汽运服务区一期工程建成,现代物流业开始起步;鸿沁湖、富荣等星级酒店完成主体工程,福海购物中心投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15亿元,同比增长15.3%。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6亿元,福海蒙古城启动运营,新建星级农(牧、渔)家乐19个,全年接待游客38.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亿元,同比增长16.3%,成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之一。

  ——经济发展的民生效应更加显著。新建乌一中和职业中学;综合医院完成桩基工程,疾控中心传染病门诊楼和10所嘎查村卫生室建成投用;无定河镇王窑湾敬老院建成入住,“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5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100%7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参统率达到96%,旗级补贴达到20元,大病统筹补偿标准达到5万元;建成保障性住房8.7万平方米,嘎鲁图镇和图克镇精品移民小区具备入住条件,整体搬迁乌审召布日都农牧民177614人;新增就业岗位1575个,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82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新建安全饮水工程7处,解决了1.3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增3000户沼气用户;行政事业单位人均月增资600元,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提高10%;建成3个苏木镇综合文化站,新闻中心、席尼喇嘛博物馆完成规划选址,萨拉乌苏文博馆和苏力德文博馆开始设计布展。年初承诺的“九件惠民实事”全面完成,投入资金5亿元。同时,创新工作举措,扩大民生工程普惠面,整体搬迁蒙古族实验小学,组建第实验小学,建成高级中学综合实验楼、市蒙中宿舍楼等一批校舍,完成体育馆主体工程;免费对3.5万名农牧民和城镇困难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对1187对新婚夫妇进行婚前体检,对41897岁以下儿童进行发育检测;建立国有、集体破产解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养老保险补贴制度,每人每年补贴3000元;考录带薪见习大中专毕业生200人;为城乡困难居民发放电视机922台,电视机入户实现全覆盖。

  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被评为首批自治区文明旗;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加大技防投入,对违法犯罪行为保持严打态势,持续推进“平安乌审”建设。此外,人民武装、人口计生、民族宗教、安全生产、审计监察、金融保险、邮政通讯等各项事业也取得新的进步。

  ——基础设施网络化、等级化加快推进完成林业生态建设42.3万亩、水土保持治理26.6万亩、退牧还草90万亩,被评为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县。嘎鲁图至通史、陶利至昂素一级一幅通车,兰家梁至嘎鲁图一级公路完成一幅路基工程;新街至恩格阿娄至陶利庙铁路全线开工。启动建设纳林河项目区供水工程净水厂,完成七一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编制全旗电力网规划,三期农网改造工程竣工,巴图湾35千伏变电站主体工程完工。新打天然气井245眼,铺设输气管线660公里,天然气产量达到100亿立方米。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面对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全旗上下心连心谋发展,实打实干事业,肩并肩抓落实,虽然困难远大于预想,但成绩更胜过预期。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旗委正确领导和旗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凝聚着全旗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辛勤工作在全旗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从外部环境来看,虽然全球经济开始走出衰退的低谷,但是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必将影响我们对经济增长、企业发展、财政增收、就业再就业、群众收入增加的准确调控。从自身情况来看,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快,企业创新和增效能力亟待加强,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还比较艰巨,城市功能和品质有待继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支撑力亟待提升,政府机关在服务意识、工作作风、创新能力等方面还要进一步改进。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10年工作安排

  日前召开的旗委十三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今后三年我旗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目标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入落实市委“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秉承“以人为本,建设绿色乌审”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文明之路,构筑“一核三带一廊”空间新布局,打造生态型产业体系,实现三年翻两番,争当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排头兵。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2009年的基础上实现翻两番,分别突破500亿元和6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6500元和18500元。

  贯彻旗委的战略部署,需要我们统筹谋划,狠抓落实,重点投入,在基础保障、产业提升、城乡统筹和民生改善上有大动作、大作为、大成效。

  ——构筑更为有力的产业支撑保障体系。投资267亿元,建设等级公路620公里、铁路530公里,构筑北接109国道、东和南连接210国道、西通307国道的“七横三纵”公路网以及新街至靖边、塔然高勒至嘎鲁图、陶利庙至新上海庙“十”字铁路框架,建成直通城区矿区的“半小时”经济圈,交通运力达到5000吨。切实提升地表水利用率,全力落实黄河用水指标,供水能力达到1亿立方米/年。规划建设5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电力负荷达到80万千瓦,实现双电源、双回路,彻底解决基础设施“瓶颈”制约问题。

  ——建设千万吨级中国煤基能源化工(乌审)基地。投资1000亿元,全力促进中煤、中石油、神华等“中字头”企业和鄂绒、博源等地方实力企业加快项目建设。煤炭产能达到4000吨,天然气产量达到150亿立方米,化工产品总量达到1000万吨,实现工业增加值380亿元,成为鄂尔多斯新的经济增长极。

  ——打造全国一流宜居宜业生态型文化城市。全力推进三年大建设,实现三年大变样,全面完成首家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城镇创建目标。政府投资3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300亿元,嘎鲁图镇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到50%农村牧区人口降至2万人,城市化率提高到75%以上,基本解决城乡元结构问题。

  ——构建“五有”和谐社会。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富民与强旗并重,像抓经济指标一样抓富民指标,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将每年新增财力的30%用于改善民生,逐步增加到占当年财政支出的50%以上,实现“学有优教、劳有丰酬、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使民生整体质量先于经济总量达到全市一流水平。

  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决战年,也是实现三年翻两番的起步年,更是我旗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关键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8%,达到200亿元;财政收入增长31.8%,达到2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达到27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569元,达到210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55元,达到10000元。

  年内,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㈠主攻“三个一批”项目,打造中国煤基能源化工(乌审)基地。进一步加强与中煤等央企合作,落实投资计划,加快煤炭开发和化工项目推进,扶持一批投产项目正常生产,确保一批续建项目建成运行,力争一批签约项目落地开工,构筑沿边工业带,打造新的增长极。

  全力以赴抓项目进度。着力推进30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8亿元。坚持“投产项目抓扶持”,主动协助博源等现有规模以上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认落实上级扶持政策,引导企业挖潜增效,确保完成工业增加值115亿元。坚持“在建项目抓进度”,严格执行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加强项目服务跟踪监督,包项目、定目标,包服务、定责任,包进度、定措施,全面加快16个续建项目建设,确保鄂尔多斯集团一期160万吨绿色喷吹料18万吨煤焦油加氢、天旭轻合金有限公司5吨镁合金及1500万件精密成型件综合利用、中石油昆仑日处理30万立方米压缩天然气等10个项目建成。坚持“签约项目抓落实”,加大报批项目和已批复项目跟踪落实力度,迅速办理支撑性文件,配套落地要素,确保中天合创300万吨甲醚、中煤200万吨大化肥等14个项目开工建设,始终保持项目建设有序衔接、强力推进的势头。

  想方设法抓项目配套。根据项目建设需要,年内投资25亿元,一步到位各项目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通信、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实现项目区面貌大变化,搭建产业发展坚实平台。加快资源开发步伐,实现呼吉尔特矿区探转采,推动纳林河矿区总规及环评报批进程,做好6个矿井前期工作,尽快形成产能,支撑煤化工产业发展;确保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矿权合理避让、同步开发,实现天然气产量120亿立方米;推动煤层气小井网勘探试验工程,打造自治区低煤阶地区煤层气探测试验基地。建立严格的退出机制,对长期无实质性进展的项目,坚决予以清理;对进展较快的项目,优先配置资源强化要素支撑,推动项目快速高效实施

  千方百计抓项目引进。修订招商引资政策,更新和充实项目库,引进产业链延伸和煤、电、热、化多联产项目,提高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更加注重中小企业建设周期短、投产见效快、就业容量大的优势,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切实解决融资难等问题;扶持一批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采取多种有效形式,与外来资本、外来企业嫁接配套,借力发展;支持一批本土企业以生产要素为媒介优化组合,增强发展能力。瞄准中央政策导向,找准上级政策与我旗发展需求的对接点,积极争取国家项目与上级资金支持,强化与金融机构合作,力争融资50亿元。

  建设“两带”,加快城乡统筹步伐。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牧区生产力布局,引导农牧民退出土地进城创业增收,牲畜退出草牧场恢复生态,现代农牧业进入优化发展区集约发展,推动大集中、小集聚,建设无定河流域现代农牧业产业带和由禁止发展区与生态保护区形成的生态自然恢复带。

  在农村牧区人口转移上实现新突破。创新农村牧区土地流转方式,出台农村牧区土地换取社保、宅基地换取城市住房政策,加快生产资料向公司和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集中,农牧业人口向城镇集中。以培训带就业,以就业促转移,摸清农牧民技能状况,前移培训环节,对有就业愿望的农牧民免费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强化对转移农牧民的服务工作,大力实施“四个一”配套工程,为转移农牧民提供一套住房,找到一份工作,落实一份社保,发放一份补贴,确保转得出、稳得住、富得了。年内,在全面完成2009年度农牧民搬迁的基础上,新建1处精品移民小区,转移农牧民2653户、6488人。加快城郊居民向城市核心区搬迁,采取资源置换等多种方式,建成巴音温都尔嘎查牧民新居。加强镇容村貌整治,把规划建设审批和城管执法延伸到农村牧区,按照产业、村庄和人口布局规划,严格农村牧区建设用地、建筑设计审批程序,加大违章建筑拆迁力度,整治脏、乱、差,营造居住环境整洁、建筑风格统一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无定河镇镇区中心居民点、巴图湾新农村和苏力德苏木苏里格新村。

  在发展现代农牧业上谋求新进展。重点培育无定河流域优质肉牛、鄂尔多斯细毛羊、“皇香”牌生猪3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通过公司化运作等方式新建1.6万亩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加大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整合力度,集中投向生态型集约化牧业,重点打造朝岱嘎查示范区;加强与寿光和杨凌等地技术及产销合作,新建设施农业500亩;强化技术指导,加大扶持力度,确保5家肉牛养殖公司全部达到年出栏3000头经营规模,新建1处年饲养量达5000只以上细毛羊育肥场,健全皇香10万口生猪集约化养殖基地产销网络,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优质生猪生产加工基地。

  在强化品牌培育上取得新成效。筹办第届“国毛论坛”和鄂尔多斯细毛羊50年成就展,全面提升乌审细毛羊的知名度;强化龙头带动,抓好农牧业招商,扶持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农畜产品品牌推进标准化生产,做好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识产品申报工作。启动神东公司4.5万员工绿色肉食品基地建设。

  ㈢提升“四品”,建设宜居宜业生态型文化城市。坚持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精细化管理,按照“政府引导、企业投资、项目招商、市场化运作”模式,全力抓好十大地标性建筑工程和特色区块,强势推进城市核心区建设年内完成投资100亿元,开工建筑20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300万平方米、道路100万平方米,完成拆迁改造80万平方米,推动城乡面貌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以建设马头琴文化传承基地为契机,挖掘、渗透马头琴文化,启动建设马头琴文博苑和文化生态园,突出打造马头琴文化主题广场、音乐厅、博物馆等标志性建筑,规划建设匈奴文化一条街,以系列雕塑提升公园、广场和城市出入口的文化内涵和形象品位。

  提升城市建筑品格。编制实施《乌审旗推进“三年大建设、实现三年大变样”活动实施方案》,完成6个苏木镇控规、修建性详规和专项规划等14个规划,注重城乡之间的规划衔接,既要实现水、电、路、讯、网等基础设施的有机对接,更要实现教育、医疗、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科学布局。在规划设计中,统筹考虑建筑造型、色彩、功能、特色等因素,统筹兼顾区域整体形象,以整体美塑造特色美,坚持“三低一高”建设理念,体现舒展、大气、开放、错落有致的建筑风格,争取把每一幢建筑都建设成为艺术精品,摆脱“千城一面”的传统建设理念。

  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推进核心区生态建设,加快构建“三湖、两带、九园”城市生态环境体系,启动建设桃源、森林公园,推进生态园续建工程,完成镇区各主次干道绿化及北部生态屏障带建设。启动西部拓展区人工景观水系工程,建设140万平方米人居环境示范住宅区。完成西部拓展区地下管网、道路亮化及五横纵次干道建设,推动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建设排雨水工程。拆迁改造卫生局、市场、广电中心、旧监所、独贵龙广场周边和嘎鲁图镇原工业园。

  提升城市管理品级。以“数字乌审”为依托,建立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系统,提高城市交通、应急处置、公共管理等信息化水平。全面实施城区环卫作业市场化运营、社会化管理,推行城乡管理一体化模式。加强对各苏木镇规划控制区的监管,加大对违规建筑、违规广告、无序经营等行为的集中整治力度。实现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社会化。

  ㈣构筑“两个平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定不移地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构筑文化旅游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平台,提升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增长。

  实施“六个一”工程,打造文化旅游精品。集中开发乌审召工业游、庙宇宗教游—沙地柏自然风光游—察罕苏力德祭祀游—萨拉乌苏人文风情游精品旅游线路。培育一批马头琴文化产业项目,组建中国乌审旗马头琴制作协会,引进1家马头琴制售企业,发展马头琴音乐协会8个、“马头琴文化独贵龙”30个、“马头琴文化户”3000户、马头琴爱好者10000名。扶持提升一批牧家乐、农家生态庄园。设计开发雕刻、民族服饰、民俗音像等一批文化旅游产品。筹办第四届萨拉乌苏文化艺术节暨马头琴产业论坛、鄂尔多斯民族民俗风情节等一批节庆活动。启动嘎鲁图镇和苏力德苏木文化站等一批文化旅游基础工程。完成萨拉乌苏文化旅游开发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申报席尼喇嘛故居等红色旅游项目,积极创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年内,旅游人数突破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6亿元。

  构筑现代物流体系,提升新型服务业水平。制定实施《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力争把我旗打造成连接华北和西北物流区域的重要物流节点。打通物流通道,加快道路交通等级化、网络化,建设铁路乌审旗货站。打造物流产业平台,启动汽运服务区期工程,实现嘎鲁图镇汽修服务、配件销售等营业网点整体入驻;嘎鲁图现代综合物流园区具备入驻条件,引进3家以上大型专业化物流企业,组建嘎鲁图镇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大力发展采购、仓储、配送和第三方物流。完善物流信息网络,建立开放的物流公共信息查询系统、物流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和物流电子商务信息系统,提升物流业现代化水平。

  改善消费环境,激活全民消费能力。建成鸿沁湖、维嘉特等星级酒店,启动金融信息中心和企业生活区建设,组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行动,新建社区商业网点示范店6个、改造农牧家店30个,扩大农村牧区消费规模。继续推动住房、汽车等大额消费,大力推进家政、健身等服务消费,积极发展网上购物、数字娱乐等新型消费,着力培育马头琴培训等科教文卫知识服务业,改造餐饮、商贸等传统服务业,打造新的消费支撑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亿元。

  ㈤强化“六网”建设,提升环境支撑力。生态方面,重点实施嘎鲁图镇区和嘎通线绿化工程,完成林业生态建设30万亩,启动建设樟子松基地20万亩。水利方面,编制水资源总体利用规划,加大黄河用水指标争取力度,推进纳林河化工项目区供水工程,投资1亿元完成工程量的80%;完成排子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11处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电力方面,新建河南、乌兰陶勒盖镇110千伏变电站,完成图克、纳林河220千伏变电站建设。交通方面,投资40亿元,建成兰嘎一级一幅、嘎通一级公路和沙尔利格至城川、呼吉尔特至东风队等7条农村公路,开工阿门其日格至小壕图一级公路、嘎鲁图镇至大草湾(蒙陕界)段一级公路和嘎鲁图镇至乌兰镇段一级公路(预改高速),争取落实乌审召至嘎鲁图镇至靖边高速公路;投资25亿元,推进新街至恩格阿娄至陶利庙、塔然高勒至嘎鲁图镇、陶利庙至靖边、陶利庙至新上海庙铁路和3条矿区支线铁路。气网方面,加快工业和民用天然气气源配套建设,实现各工业项目区及城镇居民生产生活供气网络化。信息网方面,围绕打造“数字乌审”,启动建设以“乌审市民卡”项目为依托的“科技惠民工程”,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为载体的“阳光政务工程”,以数字城管为主体的“管理创新工程”,以完善光纤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可视化管理系统为目标的“信息畅通工程”;启动建设一批信息化小区和商务区,改建一批数字化运作的生活区与商业网点,建成“数字林业”。

  ㈥落实“双十”惠民举措,建设民生政府。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统一,按照均衡普惠的要求,贯彻落实民生保障政策,让全旗人民真切地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变化,实实在在享受到发展带来的成果。

  落实“十项民生保障政策”。一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投资4.5亿元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立乌审旗教育基金会,扩大贫困学生扶助面;认贯彻自治区全民健身条例,确保体育馆建成投用。是落实弱势群体救助和老年人优待政策,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特困和丧失劳动能力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由政府代缴;对男年满60周岁、女年50周岁的企业退休职工每年发放生活补贴600元,年满70岁的每年发放1000元;嘎鲁图镇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三是落实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政策,保障城乡居民享受同质化的医疗服务,建立旗中心医院内部“流动医院”,连接蒙医院、苏木镇卫生院和嘎查村卫生室,构建病员双向转诊、医护人员一体化管理的新框架,实现城乡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零差价”;继续实施“全民健康体检工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

  达到70%,加大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保障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四是落实人口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深入实施“吉祥草原,惠民计生”行动,稳定低生育水平;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五是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加大少数民族扶助力度,对公办蒙古族幼儿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蒙古族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代缴。六是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高度关注就业这一基本民生问题,继续推进带薪见习和带薪培训计划,考录乌审旗籍带薪见习生300名;新增城镇就业1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为中小企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5亿元;前移就业关口,引导考生根据我旗主导产业选择专业,以择业保就业;把下岗失业人员、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纳入免费培训范围;采取函授培训、脱产学习等方式,加快公职人员知识更新步伐。七是落实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食品”,推进地产副食品园区建设,建成旗级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坚决杜绝不合格食品进入市场。八是落实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保证金制度,新建消防站4个,对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和社区居民免费开展安全生产救护培训,严防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九是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勇于承担保一方平安的责任,进一步完善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依法合理解决群众诉求;认开展法律援助活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重预防、抓技防、强联防,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推进“平安乌审”建设。十是落实调资政策,稳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生活水平,在2009年人均月增资600元的基础上,年内再增资600元。

  办好“十件惠民实事”。年内投资7亿元用于改善民生。一是完成校舍安全改造任务,建成乌一中、职业中学,在嘎鲁图镇和无定河镇分别新建1所小学和幼儿园推行12年免费教育,免除高中阶段乌审旗籍学生学费和教科书费。三是改善就医条件,建成国家标准化县级综合医院,扩建蒙医院住院楼,改造嘎查村卫生室20所。四是提高医保标准,将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22万元和8万元;将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报销封顶线分别提高到200元和10万元。五是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将城镇居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280元提高到330元、农村牧区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1500元提高到1800元。六是对离休老干部每月发放住房补贴400元并一次性发放房改补贴,退休人员每月发放住房补贴100元。七是对乌审旗籍全日制大学生实行定额补助,本科和专科大学生每年分别补助3000元和1000元,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补助5000元和3000元。八是新建经济适用房8万平方米、廉租房3000平方米。九是在嘎鲁图镇建设1处集福利院、敬老院、光荣院和救助站为一体的综合社会福利中心,实施图克镇敬老院改建项目,建设乌审旗殡仪馆。十是免费开展已婚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DNA筛查。

  对十件惠民实事,我们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涉及到财政投入的部分,财政部门要足额纳入预算;涉及到的主管部门,要主动承担责任,不折不扣的完成;实绩考核部门要将十件实事列入年度考核内容,旗党政督查室要全程跟踪督查,确保早落实、严落实。

  改进“三个环节”,提高政府执行力。坚决把思想统一到上级党委、政府和旗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转变职能,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坚定的执行力,奋力攻克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建设服务政府,全力提高行政效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改进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积极稳妥推进机构改革;大力度精简会议、文件,启用行政审批大厅,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行项目服务督办、跟办、协办、代办制,为重点项目开展星级服务;深化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服务承诺制,有效提升行政服务效率。

  建设务实政府,狠抓工作落实政府各部门负责人都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以一流的标准超前谋划本职工作,为编制“十五”规划提供有力支持。社会事业各部门要摆脱依赖思想,积极向上跑,主动向社会筹,增强自身发展能力。要建立工作倒逼机制,把全旗的重大项目量化分解,倒排工时考核工作进度,倒排投入考核工作力度,倒查质效考核工作程度。实行“月汇报、季总结、半年调度”的督查机制,每次督查都要有赋分记入考核,正体现督查的严肃性和实效性;实行严格的考评制,开展“企业评议职能部门”活动,以项目建设论功过,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建设阳光政府,强化权力制衡。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规范人事、资源、财政资金、政府采购、公务支出、土地出让和财政投资项目管理,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违纪行为。努力完善决策支撑体系,建立健全调查研究、信息报送、顾问咨询、听证论证、民意反映、监督检查等机制。改进政务公开形式,启用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在电视台、乌审网站、报纸开办“行风热线”、“旗长信箱”、“乌审民声”等栏目,增强政府各项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政府各项工作得到人民群众的充分理解、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

  各位代表!我们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而光荣。让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旗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解放的思想观念、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绿色乌审更好更快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