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高勒,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河流”,嘎查得名于水、富名于泉,一眼希布尔泉终年流涌不息,留给这片土地许多的奇妙启示。在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中,内蒙古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巴音高勒嘎查围绕全市“五星达标、特色创建”要求,坚持“一盘棋”的总基调,提振“一群人”的精气神,延伸“一眼泉”的价值链,实现了资源变资产、风景变前景、弱村变强村的华丽蝶变。
“一眼泉”水清流净源于源头喷涌不绝,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筑牢“一座堡垒”
党建领航,才能源远流长。着眼发挥党支部引领服务功能,乌兰陶勒盖镇引导巴音高勒嘎查强化党支部“源头泉眼”作用,以“红色引擎·牧野初心”党建品牌为引领,探索推行“党支部+集体经济+贫困户”“党支部+合作社+电商+农牧户”“党支部+基地+协会”“党支部+帮扶单位+驻地企业”“党支部+文明实践站+工作队”等工作模式,有力推动党建与各项重点工作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坚持用阵地凝聚党员、用感情凝聚群众,建设“我和我的祖国”展览馆,设立巴音高勒嘎查党群服务站,构建15分钟区域化党建服务圈,开展集中服务、上门服务、代办服务“三项服务”,让党建成为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磁场”。
“一眼泉”四季不息源于水土无私滋养,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找准“一条路子”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长期以来,巴音高勒嘎查以传统农牧业生产为主,农牧民收入稳定但增收渠道较为狭窄。曾经也有部分农牧民为了追求个体利益,随意增加畜群数量,钱袋子鼓了,环境却坏了,泉水的流涌量也随之减少。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压力,乌兰陶勒盖镇积极引导巴音高勒嘎查“两委”班子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向生态要效益、向绿色要发展,以乌兰陶勒盖治沙站为生态建设攻坚堡垒,坚持不懈推进毛乌素沙地治理,恢复天然植被,封沙育草造林,涵养地下水源,累计治理沙漠超30万亩,成功推广种子撒播、乔灌混交、立式沙障等治沙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富民强村的发展新路子。如今的巴音高勒,蓝天白云,繁星闪烁,青草绿地,牛羊成群,良好的生态成为发展最宝贵的财富。
“一眼泉”穿岩而出源于滴水冲磨不懈,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绘好“一张蓝图”
希布尔泉地下是世界最大的方沸石矿,泉水穿透几百米厚的矿层喷涌而出,代表的是一种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态度。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也是一项大工程。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保持好政策的延续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关键。立足丰富的林草、文旅和特色产业资源,乌兰陶勒盖镇指导巴音高勒嘎查谋划整体规划布局,拿出“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韧劲,开办集体经济项目矿泉水厂,申报文贡芒哈国家沙漠公园,筹建乌审马保种繁育基地,策划“巴音高勒之旅”,启动土地整合项目试点,建设肉羊高频高繁技术示范基地、红安格斯牛改良示范基地,推进良繁体系、动物防疫网格建设和家庭农牧场培育,逐步形成了以集体经济为引领、以农牧产业为重点、以文化和旅游产业为活力、以人才服务为支撑、以绿色生态为底色的产业新格局,全力建设有品质、有产业、有活力、有颜值、有乡愁的乡村振兴“牧区样板”。
“一眼泉”一往无前源于水流遇阻则绕,推进乡村振兴必须保持“一股精神”
希布尔河蜿蜒流淌,“蜿蜒”之中蕴含着一股改革精神。乡村振兴是全新的命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乌兰陶勒盖镇始终坚持用改革的思维和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针对优质畜牧产品价格不高、销路不广的问题,强化“互联网”思维,引入“掌上牧场”认领农牧业APP,依托文贡塔拉合作社发展订单养殖,策划主题游吸引游客到牧户实地认领细毛羊,目前已有3800余只鄂尔多斯细毛羊“云上安家”,并被确定为自治区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科技引领示范基地。针对人居环境整治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试点推行环境卫生“红黑榜”评比,表彰奖励“红榜”先进户,公布“黑榜”落后户,有效调动起农牧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针对农牧民健康意识不高的问题,发起嘎查村“健康日”主题活动,建成巴音高勒康养中心,建立嘎查全民健康档案,与内蒙古国际蒙医院专家签订健康服务协议,每月两次为农牧民提供义诊服务,同步开展环境卫生清扫、健康知识普及、文明志愿服务等健康活动,着力营造健康生活、绿色生活、幸福生活的美好氛围。
“一眼泉”永不干涸源于涓流汇集成河,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树牢“一个理念”
以希布尔泉为源头泉眼之一的希布尔河(白河)是黄河的二级支流,与其它支流一道融入黄河、汇入大海、永不干涸。延伸到地区发展,“一村富”只有带动“共同富”才最有意义。针对部分嘎查村发展集体经济受地域、资源、资金等因素制约的现状,乌兰陶勒盖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按照“因地制宜、错位发展、资源统筹、利益共享”建设理念,创新建立“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明确重点集体经济项目利润所在地嘎查村占60%,其余40%由镇里向各集体经济薄弱嘎查村统筹安排,精心培育以巴音高勒嘎查矿泉水厂、红旗村菜篮子基地、前进村“皇香”生猪育肥园等重点项目为支撑的集体经济互惠体,有力促进了党建和发展的“联姻互助”。2019年,矿泉水厂已正式投产经营,年承包收入达150万元,按照分配比例可有60万元用于扶持其他嘎查村发展,真正让汩汩流淌的“清泉水”成为了助力嘎查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一眼泉”的价值还在挖掘,“一眼泉”的启示还在延伸。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幸福图景必将从梦想照进现实。(乌兰陶勒盖镇 雷扬 18904779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