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使命,是一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程。2025 年上半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已全面启动,苏力德苏木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着力构建 “线上 + 线下” 立体化认证服务体系,通过系统化组织、精细化推进、精准化服务,全力保障辖区农牧民按时完成认证工作,切实筑牢养老保险基金安全防线,确保惠民政策红利精准落实到每一位参保群众。
线上认证:便捷高效,信息直达
针对外出不在家的居民,苏力德苏木充分发挥嘎查村“两委”的桥梁纽带作用。嘎查村“两委”工作人员通过精心组建的微信服务群,化身政策“宣传员”和操作“指导员”。及时发布认证途径、时间安排、详细步骤,还贴心附上操作视频,让认证流程一目了然。
对于熟悉操作智能设备的群众而言,在全面细致的认证操作指引下,可便捷、高效地完成认证流程。而对于子女在身边的老人,子女们也能借助这些清晰的指引,协助老人顺利完成认证。同时,嘎查村“两委”工作人员时刻关注群内动态,及时解答群众的疑问,让群众在认证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都能迎刃而解。通过这种方式,村民对城乡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显著提高,线上认证渠道成为了便捷高效的信息传递站。
对于那些外出且不会使用智能机的老人,嘎查村 “两委” 采用分片包保的贴心服务方式。工作人员不仅逐个拨打电话,耐心细致地向老人说明认证流程与注意事项,还主动协调、引导老人借助身边的亲友完成资格认证。遇到沟通困难或亲友无法协助的情况,更是不辞辛劳,通过视频连线 “手把手” 指导,甚至在条件允许时,亲自为老人操作手机、录入信息,帮助其完成认证。每一个电话都饱含着对老人的关怀,每一次指导、每一回上门服务都传递着温暖与责任,切实做到 “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线下认证:上门服务,温暖到家
在苏力德苏木,还有一群独居、高龄且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们的子女不在身边,也不会使用智能机。对于他们来说,线上认证无疑是一道难以跨越的“数字鸿沟”。为了打破这道鸿沟,苏力德苏木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主动出击,开启了上门服务模式。
连日来,无论是党群服务中心的办公室,还是农家小院里,都能看到帮办代办员忙碌的身影。他们手持手机,耐心地为老人讲解认证流程,一步一步引导老人完成认证。遇到老人听力不好或者理解困难时,他们就耐心细致地用简单易理解的方式表达,直到老人完全明白。帮办认证、上门认证,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将便民利民服务落到了实处,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和关怀。
成效显著: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
2025 年上半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期间,苏力德苏木以认证服务为契机,持续深化基层服务效能建设,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提升政务服务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工作开展过程中,苏木始终秉持 “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 的服务宗旨,将政策落实与民生保障紧密结合,以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推动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高质量完成。这一实践以制度保障和服务兜底,切实维护了农牧民的养老保险合法权益,为构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社会保障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苏力德苏木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持续提升服务质量,让更多的民生工程惠及广大群众,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额尔德尼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