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来,乌审旗以“文化铸魂”工程为抓手,以建设“民族文化强旗”为目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五项文化工程,使全旗文化工作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去年,乌审旗加快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全面推进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工作,成立乌审旗博物馆,不断推进城镇“十分钟文化圈”、农村“两公里文化圈”、牧区“十公里文化圈”建设工作,推动城乡文化均衡发展。与此同时,该旗全面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想方设法调动了全旗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创建支持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创建工作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和良好社会环境。
——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该旗通过积极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比赛、设立“萨岗彻辰文学奖”方式,提高乌兰牧骑、马头琴乐团等文艺团体和文学艺术爱好者创作水平。
——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营造文化遗产保护氛围。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该旗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累计投入1988万元,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件797件,民族民俗油画作品50副并在第五届中国·萨拉乌苏民间艺术节期间展出。组织召开了非遗丛书专家座谈会,启动了《乌审旗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编撰工作。邀请有关专家举办了全旗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培训非遗工作人员和传承人300多人次。成功申报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0人。
——实施文化产业发展工程,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新途径。乌审旗立足本旗民俗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的优势,按照“集约生产、扩大规模、注重研发、市场运作”的思路,加大对全旗优秀文化资源合理规划和配套开发,积极开拓文化市场,狠抓文化产业发展,全旗文化产业成效显著。
——实施文化市场管理工程,净化文化市场服务环境。该旗加大文化市场的严格监管力度,严把审批关,实施联合执法,重拳打击非法经营,通过聘请“五老”监督员、组建文化市场志愿者队伍,加大专项整治和日常检查力度,同时,加大“扫黄打非”工作力度,组织开展了“绿书签行动”使全旗文化市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张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