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开->养老服务

2021年

12月09日

17:40

来源:

【字体:

乌审旗养老服务 产业发展规划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老龄工作重要性日益明显,任务也更加艰巨。根据近年来国家加强养老服务业的扶持政策,结合我旗实际,就如何推进乌审旗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建立科学、规范、高效、务实的社会化养老体系,作如下报告:

  一、我旗养老设施和养老机构建设现状

  (一)我旗老年人口基本情况。乌审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东南与国家新兴能源重化工基地陕西省榆林市接壤,是自治区南下北进的重要通道,享有自治区“南大门”的称誉。全旗总面积11645平方公里,下辖6个苏木镇59个嘎查村;总人口12.5万人, 60岁以上老年人12857人,其中,65岁以上8364人, 80岁以上1341人,90岁以上118人,100岁以上6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2%,全旗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当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便被认定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二)机构养老服务情况。2010年以来,在我旗东部、中部、西部各建立了一所规模大、档次高、各项配套设施齐备完善的养老服务机构,总占地面积1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776平方米,设置床位430张,满足了全旗五保老人全部入住的需求。因图克敬老院由原图克粮站改建而成,2014年经旗人民政府批准,我旗决定对图克敬老院进行重建,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即将开工建设;2012年动工修建了占地16111平方米,建筑面积5430平方米,总投资1955万元的老年养护院,目前,主体A座已完工,即将投入运营。此外为破解农村牧区养老难题,去年以来,我旗积极探索互助养老新模式,扎实推进“农村幸福院”建设试点工作。目前,已利用原堵嘎尔湾小学旧校舍,改建成了无定河镇堵嘎尔湾村互助养老幸福院,该项目占地1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40万元,翻修改造房间47间,可入住35户,首期改造完工,已有入住对象12户19人;利用乌兰陶勒盖镇胜利村原村委和学校的集体土地拆旧建新,建设了占地3100平米,首期工程新建建筑面积996平米,设置居住家庭20户的胜利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目前土建工程已完工,正进行内部装修,预计今年10月初即可入住;在无定河镇巴图湾村旧校舍新建一处互助养老幸福院,首期建筑面积1400平米,设置居住房间25间,目前,该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同时还在筹划对嘎鲁图镇巴音柴达木中心小学旧址进行改扩建,建设建筑面积750平米,设置居住房间25间的嘎鲁图镇神水台村互助养老幸福院。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老年人的养老意愿。

  (三)居家养老服务情况。2011年建成了占地352平方米,建筑面积1291.4平方米,设置床位60张的乌审旗乐龄日间照料中心。2012年建成了独贵龙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呼热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013年,嘎鲁图镇朝阳社区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中心面积230多平方米,设有服务大厅、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厅、服务站办公室。

  制定了《乌审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嘎鲁图镇朝阳社区开展试点工作,全面推进“636”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模式,即社区带头组建社区志愿者、医疗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社区党员、低保义工、家政服务等6支志愿服务队伍,采取无偿、有偿、互助3种方式,开展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法律维权、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精神慰藉6项具体服务内容,取得良好的效果。建立“12349”便民为老服务平台。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在朝阳社区建立了“12349”便民为老服务平台,整合辖区商业网点信息,联合商家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送餐、维修、家政等便民服务。

  (四)建立健全养老保障制度情况。1.对经济困难老年人生活救助情况、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情况。一是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进一步扩大了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城镇居民和农牧民老年人也分别享受到了575元/月和335元/月的养老金。二是加强老年医疗卫生服务。截至目前,全旗60周岁以上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数达2192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936人,参加新农合老年人12008 人。全旗60周岁以上城镇户籍老年人和特困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政府代缴,解决了全旗4364名老年人和特困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问题。各苏木镇卫生医疗机构为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认真开展老年人义诊和咨询活动。城镇老年人大病报销当年最高可达32万元,农村牧区已达到20万元,大病临时救助当年最高可达10万元。三是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高。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560元/人/月,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414元/人/月,截至目前,全旗城乡低保中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2824人。四是我旗五保集中供养标准为10000元/人/年,分散供养为6000元/人/年,目前全旗共有五保供养对象340人;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1500元/人/月,分散供养1100元/人/月。目前全旗共有城镇三无人员44人,广大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有力保障。五是制发老年优待证,让老年人在商业、交通、旅游等行业中享受到优质、优惠、优先的服务和照顾,我旗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可凭《老年优待证》免费参观旗内旅游景区、公园、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免费在老年活动所场参加各项活动;免费乘坐公共汽车;免费接受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中心和公证处的咨询服务。六是实行高龄津贴普惠政策,为75至79岁老年人发放100元/人/月生活津贴,为80至99岁老年人发放150/人/月生活津贴,为百岁老人发放500元/人/月生活津贴,截至目前,全旗共有75周岁以上老年人2111人,两年累计发放高龄津贴1012.52万元。它不仅让老年人的生活得以完善,也树立了政府的形象,提高了老年人的地位,促进了家庭的和谐。

  二、发展定位和区域布局

  (一)养老产业发展定位。

  由于老年人的收入差距、居住地域、家庭情况不同,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多种多样。从收入情况看,只有极少部分有一定收入的老年人能够接受老年公寓、老年养护院等机构养老服务,绝大多数老年人不能承受机构养老高额的收费。从区域布局和传统观念看农村牧区老年人大多倾向于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从身体状况看只要是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的老人都习惯住在家里由子女赡养,希望嘎查村(社区)、家政能经常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文化体育健身活动;身体一般,子女又不在身边的老年人,最需求的是嘎查村(社区)能提供上门送餐、日间托老、家政服务、服务热线、文化娱乐和上门看病就医服务;真正需要机构养老的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和家庭困难老人。因此,老年人普遍对社区开展助餐、家政、医疗护理、日间托老、呼叫热线等便民服务有需求,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不在局限于机构养老,而是呈多元化、多样化趋势。

  (二)养老产业发展区域布局

  一是在全旗所有城镇社区及有条件的农村社区各办一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二是在人口较为集中的嘎鲁图镇兴办医养结合型老年公寓一所,民办老年公寓一所;三是在人口较为集中的各嘎查村各兴办农村牧区互助养老幸福院一所。四是在全旗所有嘎查村各新建老年人活动中心一处。

  三、具体工作思路

  (一)加快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一是积极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制定出台《乌审旗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事业的意见》,推进社会化养老产业发展,积极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完成乌审旗老年养护院二期工程建设,新建民办老年公寓一所,到2020年末,实现机构养老床位总数翻一番,每千名户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100张。二是充分利用原苏木镇闲置房屋资源,大力实施农村牧区互助养老项目,有效破解农村牧区养老保障服务难题,十三五期间建成互助养老幸福院15所,覆盖全旗50%农村牧区老年人口。三是加大依托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力度。推进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新建日间照料中心三所。四是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加强专业教育、在职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专业养老护理服务队伍的持证上岗率达到95%以上。四是探索医养结合型老年公寓建设。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融入养老机构,支持养老院与医院联合办院,十三五期间兴办医养结合型老年公寓一所,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

  (二)进一步创新养老服务管理模式。一是深化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依托社区生活服务体系和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建设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引进社会组织运作,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紧急援助、精神慰藉等4大类服务,在解决老人助餐、保洁等基本需求外,拓展日托陪护、理发、洗衣、购物、精神关爱等个性化多元化服务。二是培育为老服务社会组织。大力培育为老服务公益性社会组织,引进一批专业的关爱老年人心理、精神的综合为老服务项目入驻机构和社区,发挥社工和志愿者服务功能,构建老年精神关爱平台,缓解老年人的心理“空巢”。三是积极探索全旗五保、三无老人集中供养模式。根据各镇敬老院入住率不均衡,存在资源浪费重、运行成本高等状况,积极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将全旗五保、三无老年人全部纳入敬老院进行集中供养。四是增加第三方评估方对各项为老服务进行过程监管和服务评估,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倡导邻里互助,推进老年人结对关爱,构建较为完善的老年人家庭照顾、社区支持系统。

  (三)进一步丰富养老保障体系内涵。一是完善老有所为管理服务体系。组织引导老年人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改革发展稳定作贡献。加强老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解决老年群体中的各种思想问题,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积极发展老年志愿者组织,开展自助、互助服务,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开发老年人才,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开展老年人才交流活动。积极组织广大老年人参与民主监督、社会治安、移风易俗、民事调解、关心教育下一代等工作和事务。运营管理好老年大学平台,鼓励老有所学、老有所为,适时引进心理培训课程,鼓励老年人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心态。同时适时研究制定鼓励“老有所为”的政策措施,积极为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对“老有所为”的先进典型,及时宣传表彰。二是加强专业养老服务护理人才培养。养老护理队伍是养老服务事业最基本的专业力量,但由于工作辛苦,工资待遇低,对护理院校毕业生缺乏吸引力。因此,要积极与一些中等护理院校合作进行定向培养,开展学校“养老护理”的人才培养,逐步转变养老护理就是对社会人员的岗位培训这一观念,加强专业化教育,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养。根据现阶段情况,计划对机构养老护理员和居家养老护理员进行分类分级管理,提升工资待遇,提供专业发展机会,以稳定养老服务护理队伍。三是推动养老服务和医疗保障融合发展。努力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为老人提供有力的医疗保障。在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中设立医疗服务中心(站),协调卫生部门的专业医疗设备和专职医生进驻,纳入医疗保险范围;规模较小的可纳入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合约;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考虑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照料中心合并或就近设置,完善居家养老医疗保健服务网络。结合部分医院进行结构和功能调整,设置老年护理床位,为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心理和营养治疗于一体的综合服务。

  (四)进一步加强老龄产业体系建设。把发展老龄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兴办以老年消费为主要产品的企业,支持老龄产业发展。探索和完善老年福利事业市场化管理的模式,扩大市场参与老年福利事业的成分。大力培育老年消费市场,积极维护老年消费者的权益。研究制定扶持老龄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调动多方面兴办老龄产业的积极性。逐步建立政府引导、部门推动、行业管理、社会参与、市场竞争的老龄产业发展机制。围绕老年人的基本需求,以养老设施、生活照料、疾病护理、文化教育、体育健身、旅游观光、老年用品、老年食品等方面为突破口,构建老龄产业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具有明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老龄产业板块

  (五)进一步完善社会敬老文化体系。重视对传统孝文化的研究、宣传工作,加强敬老文化建设,增强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的尊老敬老观念。把敬老养老助老道德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整体规划,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公民道德建设、中小学德育教学和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广泛深入开展读敬老书、写敬老文、做敬老事活动。将敬老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宣传、文化、教育、新闻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各种形式,大力宣传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敬老先进典型,利用敬老活动月开展全旗性“敬老爱老”活动,评选并表彰一批“敬老爱老助老”先进集体和个人、优秀志愿者及“孝儿女”,认真组织每一批“敬老孝星”评选活动,在全社会形成敬老孝老文化氛围。不断强化群众的老龄意识,树立老龄工作人人受益、世代受益和为老年人服务也是为了自己的观念,创造有利于老龄事业发展的思想、文化和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