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03月14日
15:31
来源:
【字体:大中小】
202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推动经济社会行稳运好,“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开启。
(一)践行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改善
2021年,预计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40亿元,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亿元,增长27.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4.4亿元,增长14.3%;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51000元、23000元,增长6.2%和8%,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提升至全国西部百强旗县第18位。
2021年,我旗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紧紧围绕能源、化工两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现代能源经济,实施重点项目65项,中煤鄂能化100万吨甲醇技改、四海气体二氧化碳综合利用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运,2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预计达到686亿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烯烃、精甲醇、液化天然气、尿素产量预计分别达到207万吨、195万吨、77.4万吨、313万吨,同比增长2.95%、9.46%、0.85%、6.51%,工业用电量突破65亿千瓦时。推进农牧业绿色发展,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亿斤以上,牲畜存栏量稳定在210万头(只)以上,农牧业产业联合体等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成功创建全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旗。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旅游资源深度融合,预计全年累计接待游客达到35万人次,同比增长1.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2%。全旗铁路里程达到488公里,公路里程达到4265公里,全年铁路和公路货运总量分别达到2078.5万吨和1782.4万吨,同比增长10.7%和12.56%。电子商务、家政服务、外卖快递、二手车交易和汽车租赁等服务业态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以绿色农牧业为基础,新材料、新能源为主导,全域旅游、现代物流为支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二)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生态建设不断深入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年完成林业生态建设23.1万亩、草原生态建设25.5万亩、水土流失治理6万亩,全旗森林覆盖率达32.92%,植被覆盖度达80%。
环境质量大为好转。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全年有效监测天数322天,优良率为89%以上。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均达到相关标准,无定河断面水质持续达标,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城镇建成区无黑臭水体。土壤环境质量保持优良水平,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全旗无受污染耕地。
(三)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不断加快
基础设施进一步强化。5G网络应用技术得到推广,饮水、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标准化卫生室、便民超市实现全覆盖。浩吉铁路、通史至城川二级旅游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成通车,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旗县,城乡、园区供电能力大幅提升,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教育布局日趋合理,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全旗共有各类学校、幼儿园44所,在校中小学生幼儿24741人,教职工276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健全了医疗、预防、保健体系,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0所,拥有床位678张,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的问题。启动实施赛马场周边改造、嘎鲁图镇生态水系等一批重大民生项目。全旗921户公租房得到有效管理和维护,居民住房得到有效保障。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和覆盖率不断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四)坚持改革开放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经济体制改革扎实开展。制定《乌审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及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实化量化“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简化项目审批,深入推进“四办”改革,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压缩65%,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时限压缩70.6%,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事项覆盖度位居全区前列,97.39%的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成功承办全区营商环境现场会。强化知识产权维权及问题化解,细化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完成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创建星级示范嘎查村4个。加快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培育,认定家庭农牧场60家,投资2015.4万元推动鄂尔多斯细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引进安格斯优质肉牛1000头、娟姗奶牛160头。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多点发力。启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旗创建行动,强化生态系统治理,巴图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展顺利,门克庆矿井水深度处理项目(二期)建成投用,神水台村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项目竣工验收。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登薄工作。严格落实能耗双控要求,完成七家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继续推进排污许可制,334家企业完成排污许可登记。全面推行林长制,实行旗、苏木镇、嘎查村三级林长责任区划分。
文化体制改革蓬勃发展。编制《乌审旗“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乌审旗红色文化发展规划》。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乌审旗文化馆、图克镇黄陶勒盖嘎查荣获全区“双服务”先进集体和先进单位,乌审旗乌兰牧骑被评为全区一类优秀乌兰牧骑,开展“五送六进”文化惠民活动197场次。萨拉乌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革命故事讲习馆等一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顺利实施,无定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初见成效。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推动科技务实合作,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制定印发了《乌审旗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深入开展产学研交流合作,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及专家在现代农牧业、生物技术、“三废处理”、绿色矿山、智能化等方面进行产学研基地合作。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三清零”7家。全年旗本级财政科技投入1305万元,占旗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0.28%,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
(五)全力保障改善民生,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