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图片乌审

2017年

11月21日

11:57

来源:

【字体:

无定河镇:凝心聚力谋发展

  果树飘香,水稻扬花,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拥有“塞外小江南”美称的无定河镇,这里一座座美丽干净的庭院、一条条整洁平坦的道路、一排排迎风摇曳的绿树、一处处休闲舒适的活动场所,一个个精神饱满的群众,无不诠释和见证着无定河镇的美丽嬗变。

  过去的五年里,无定河镇团结带领全镇3.53万各族群众,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全镇一盘棋、上下一条心、铆足一股劲、拧成一股绳,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牧业、全域旅游、休闲养生、全面从严治党“四个示范镇”目标任务,打造工业强镇,建设绿色大镇,培育旅游重镇,构建和谐新镇,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产业结构稳调整、综合实力显提升。五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无定河镇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旗委各项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和工作措施,狠抓落实一二三产。全镇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7400元,比2011年的12000元增加5400元,年均增长9.73%。工业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3亿元,总产值实现22.37亿元;农牧业方面,保持耕地面积30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36万亩,牲畜饲养总数达到30万头(只)。按照立体生态循环农牧业发展规划打造的“一区三带八园”田园综合体改革试点成为国家“田园综合体”六大样板间之一。王窑湾村蔬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王窑湾模式”得到全旗认可;无定河村“水产养殖-水稻种植-葡萄种植-林果采摘”的立体农业架构初步形成;堵嘎尔湾村绿色蔬菜种植开启有机蔬菜直销北京模式。无定河大米先后荣获第十七届、第十八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博然祥和源蜂蜜、禾如玉农产品(西瓜、甜瓜、秋葵)、巴图湾水产品(鲤鱼、草鱼、鲢鱼、鲫鱼、甲鱼、雅罗鱼、武昌鱼、河蟹)通过有机食品认证。2万亩玉米、2万亩马铃薯、2万亩西瓜、1000亩小米、400亩小麦通过有机食品认证;4.6万亩玉米、5.5万亩青贮玉米、2.5万亩西瓜、1.3万亩马铃薯取得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巴图湾鲤鱼、甲鱼上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无定河苹果、大白菜、西瓜、玉米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巴图湾渔业、博然祥和源被认定为自治区著名商标,禾如玉、萨拉乌苏被认定为市级知名商标。文化旅游方面,萨拉乌苏考古遗址公园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立项,萨拉乌苏湿地公园批准建设。制定出台《全域旅游改革实施方案》,突出打造民族民俗体验游、红色革命游、乡村休闲游等旅游业态。先后被评为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中国最美乡镇等荣誉称号,萨拉乌苏休闲养生农业园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基础设施渐完善,生活水平创新标。五年来,千方百计谋发展,心无旁骛搞建设。镇区中心集镇实施改造排水管网1.2公里,安装路灯25盏,集中供暖4万平方米。河南办事处集中供热站、消防站建成投用,便民服务大厅主体完工,办公楼宿舍翻新改造完成,建设地下综合管网6.5公里,沿街商铺和民房按照统一风格打造,162户集中居民楼建成投用。巴图湾商业街、步行街规划编制完成,农副产品网购体验店具备营业条件,步行街64套楼房实行集中改造和统一供暖,积极鼓励居民开展房屋置换。同时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共建成村庄整合点9处,实施危房改造4244户、农牧户整修1583户;解决3202户8965人饮水安全问题;架设输变电线路100.7公里,安装变台70台;入户通道硬化207.6公里、铺装硬化15.4万平方米,修建乡村公路69.4公里;发展地面数字电视用户5117户;为全镇4406名退休养老人员进行调资,发放高龄补贴1145人,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全覆盖;拆除废旧房屋1143处、残垣断壁1959处,清理“五堆”22.4万吨。成立行政综合执法局,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形式,引入第三方企业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绿色发展好思路,生态环境再升级。五年来,积极组织开展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累计造林6万余亩。配齐各村护林人员,成立禁牧工作队伍,严打非法开垦草原林地、乱牧滥垦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1.7万亩。如今,无定河镇植被覆盖度达82.8%,森林覆盖率达44.3%,高于全市17.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2.4个百分点。

  民生改善强保障,幸福指数大攀升。五年来,始终坚持民生为本,任何时候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倾力解决上学、看病、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脱贫攻坚方面,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000多万元,2016年32户易地搬迁安置住房建成入住,产业扶持购置各类牲畜2869头(只)、农机具21台、玉米良种4.8吨、化肥120吨,安装喷灌180亩,打井7眼,72户198名国家标准线下贫困人口和110户255名市级低收入人口如期脱贫,2017年17户兜底保障房全部建成,确保2户异地搬迁户按期完成。教育方面,河南、纳林河2所幼儿园投入使用,河南学校修缮完工。卫计方面,河南卫生院建成投用,各村卫生室人员均已配全,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创业就业方面,常态化开展农牧业技能培训,培育乡土专家80人,培训农牧民7000余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14个,定向安置贫困户未就业大学生,护林员岗位21个。向驻镇企业推荐就业无定河籍大中专毕业生10名、贫困户人员1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以内。便民服务方面,全力打造“智慧政务”,深化拓展“五下六到”干部驻村入户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和各村便民服务中心全部建成。民政救助方面,王窑湾村、堵嘎尔湾村、后冯畔、巴图湾养老互助幸福院建成,入院老人安享幸福晚年。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067.3万元、贫困大学生教育助学金20万元。组织慰问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党员等883人,落实慰问金682500元。同时,大力宣传惠农惠牧政策,通过“一卡通”累计发放各类补贴1.08亿元。社会治理方面,推行安全生产一线管理、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安全环保形势良好;四级群众工作网络不断优化,各类矛盾得到及时化解,平安无定河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成效新进展。

  情系民生常切切,心怀百姓意浓浓。如今,无定河镇正谋发展之策、鼓发展之劲、聚发展之力,乘势而上,奋力拼搏,力争再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边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