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嘎查村:
现将《嘎鲁图镇关于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嘎鲁图镇人民政府
2019年7月3日
嘎鲁图镇关于草地贪夜蛾防控
工作实施方案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暴食性的农业“超级害虫”,具有适生区域广、迁飞能力强、繁殖倍数高、暴食危害大、防治难度大等特点,幼虫主要以植物叶片、嫩茎、幼穗、花蕾等为食物。受害后可造成作物等减产20-30%,严重时可造成绝收。从6月4日杭锦旗发现草地贪夜蛾起,其传播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现根据《乌审旗农牧局关于成立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的函》的要求,结合草地贪夜蛾传播和生活特性,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强化害虫监测和预警,落实属地管理,大力推行绿色植保技术,综合协调应用多种防控措施,提高病虫防治效果,增强应急防控能力,推进统防统治,将害虫危害控制在防控指标允许损失水平之下。
二、防控策略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控”植保方针,采取三坚持、四协调、二确保防控策略,即坚持“分区治理、抓早抓小、压前控后” 的三项防控要求,全面协调应用“化学防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四项技术措施,确保迁入后代不爆发成灾,定殖种群不转移为害。
三、防控措施
(一)监测预警
在旗农牧局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技术服务组的带领、指导下准确掌握成虫动态。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行动。
(二)中心防控重点
全镇范围内一旦发现虫情, 立即组织专业队伍,以村为单位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并以此为中心,对相关作物开展重点普查,发现虫情及时控制,其他地区要做好监测预警和防控工作。
(三)主要技术措施
1、生态调控及天敌保护利用。有条件的地区如有还未种植的农作物户子可与非示本科作物间作套种,保护农田自然环境中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发挥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控制优势,形成生态阻截带。
2、幼虫防治技术。抓住低龄幼虫的防控最任时期,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注意喷酒在玉光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
(1)生物物防治:在卵解化初期选择喷施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绿僵菌以及多杀菌素、印栋素等生物农药。
(2)应急防治:草地贪夜蛾最佳防治期为1-3龄幼虫出现期,玉米田虫口密度达到10头1百株时,可选用防控夜蛾科害虫的高效低毒的杀虫剂(氟氯氰菊尔、溴氰虫酰胺等)喷雾防治。由于该虫呈聚集分布,百株虫量在10头以下的田块应采取挑治、局部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理。注意轮换和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方式的杀虫剂,延缓抗性产生。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责任落实
我镇成立草地贪夜蛾防控领导小组,嘎鲁图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罗瑞任组长,嘎鲁图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人武部长王世宽任副组长,其余科级领导、各嘎查村支书、林工站站长黄金山、林工站干事阿日古娜、巴音其木格、农牧业服务中心干事孟克吉日嘎拉、朝鲁门、韩玉蓉为成员,负责组织领导全镇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各嘎查村支部书记为草地贪夜蛾防控第一责任人,组织防控工作。各嘎查村要充分认识草地贪夜蛾入侵危害的严重性,牢固树立“虫口夺粮”指导思想,认真落实“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意识,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及早落实各项措施,强化督导检查,确保防控工作全面、及时、有序开展,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二)加强监测预警
严格执行病虫发生趋势汇报制、会商制、预警制等工作制度,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日间地头调查虫情。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科学指导防控。一是各嘎查村开展大田普查,上报镇农牧业服务中心;二是高风险地区设立重点监测点全年开展系统监测,摸清该虫周年动态,为来年预测预报打下基础。
(三)抓好应急防控
各村要结合实际,坚决遏制草地贪夜蛾发生危害。已发生区域要迅速制定专项应急防控方案,落实应急防控所需人员、资金、物资、药械等,及时组织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开展防控,将草地贪夜蛾危害损失控制在经济阈值以内。未发生区域要高度警惕,严密监控,制定应急防控预案,做好应急防控准备工作。要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开展区域间联查联治行动。
(四)加强督查指导
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社会关注度高,各嘎查村要切实加强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深入生产第一线,及时了解、掌握防控工作的全面情况,督查各项措施和物资的落实,指导防控工作扎实有序开展,确保防控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