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开->苏木镇动态

2022年

04月02日

15:26

来源:

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人民政府

【字体:

红旗村“红”起来了

  近年来,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红旗村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头、企业助力、村民参与”的发展思路,从村“两委”班子自身建设抓起,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干起,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和带动村民建大棚、供劳务、跑经营,有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实体化、多元化、互惠化发展,努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红旗”引领,“红色堡垒”举旗定向 

  坚持党建领航促发展,通过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高举“红旗”抓班子。强化党的领导,选优配强“两委”班子,继续推选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本土致富带头人“一肩挑”,通过基层党建把带头人的个人优势转化为组织优势,最大限度发挥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围绕“一个嘎查村三名大学生”目标,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培养,引导大学生回乡任职2名,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高举“红旗”育品牌。创建“红旗党建”特色品牌,通过还原旧村委窑洞原型,收集“红旗”牌老物件,展现红旗村旧貌新颜,建成红旗体验馆,设立“红旗赋”“红旗赞”“红旗人”“红旗梦”四大模块,讲好红旗故事、挖掘红旗文化、传承红旗精神、培植红旗力量,引领全村人民感恩不忘党、致富谋振兴。高举“红旗”兴产业。坚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确立“一堡三基地”发展思路,探索“产业链上建支部”做法,成立红旗村产业党支部,将28名党员凝聚到产业上抓生产,启动红旗村现代农业产业园集体经济项目,实施“菜篮子”基地配套项目,建成高标准日光温室棚4栋,塑料大棚60栋,露天经济作物试验田30亩,让红旗在项目一线飘扬,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资源整合优势、沟通协作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 

  “红利”赋能,“红色引擎”蓄积动能 

  注重借势借力谋发展,在吃透政策、学习典型、推广技术中抓机遇得实惠。向政策要“红利”。开拓思路向政策要效益,认真研究上级财政扶持政策,主动寻找上级政策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结合点,累计争取各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项目资金125万元,成功申报市级冷藏保鲜库建设资金70万元,跟进获得市级优秀合作服务社扶持资金30万元,让村集体“有钱办事”“轻装上阵”。向典型要“红利”。学习山东寿光现代化科学种植技术,购买当地优质种苗,引用温湿度传感智能操作系统、精准滴灌水肥一体机、补光灯等先进种植设施,通过大棚提前45天种植、延后45天生产,争取“双45天”果蔬售价黄金期,一年两茬增加经济收入。特别是村集体坚持“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经营理念,推广使用普通塑料大棚,算好投入成本“收支账”,找准蔬菜供应“时间差”,实现“小投入”获取“大效益”。向技术要“红利”。建设红泥湾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基地,组建“土专家”志愿服务队,邀请科技特派员提供技术服务,通过专家集中培训、上门指导、远程咨询等方式,常态化开展种养殖技能培训,帮助村民不出门就能学到一身好手艺。 

  “红线”搭桥,“红色产业”增势强劲 

  聚焦互惠合作强联结,建立“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基地+村民”利益联结机制,模式,推动集体增实力、村民增收益、产业增效益。牵企业“红线”。立足周边工矿企业多的实际,成立乌审旗工矿园区菜篮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推行党支部牵头管理、合作社具体经营、企业订单合作、村民广泛参与的合作模式,主动上门拉订单、供蔬菜,与驻地企业签订年销售120万元的保底订单,目前合作社年实际销售额达200万元。牵村民“红线”。结合大棚种植劳动力需求多的特点,发挥基地辐射带动作用,雇佣本村富余劳动力打零工、学技术,可稳定吸纳6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带动近200人增加劳务收入,切实把村民利益与集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真正让群众像“石榴籽”一样聚在党组织周围。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党组织开展工作有了新抓手,村干部有了话语权,村民有了可观收益,实现了多方共赢。牵发展“红线”。在实施“菜篮子”基地项目的基础上,计划实施冷藏保鲜库项目解决蔬菜保鲜问题,启动肉牛养殖项目盘活闲置集体土地资源,建设“皇香”生猪育肥园项目放大村民养殖技能优势,通过分阶段推进集体经济实体项目建设,逐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目前,红旗村布局形成以村委阵地、红泥湾原村委阵地为基础的党员红色教育和农牧民技能培训基地,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基础的科普实验基地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实践基地,以后柳湾为基础、马尔陶圪崂为拓展的生态经济试验田和新兴集体经济示范基地,为壮大集体经济、推进共同富裕预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